一、学校概况
学校位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马场镇文化路,由于交通便利,新区打造周边的美丽乡村、山湖水库,大力推进乡村观光旅游。
多家高端电子产业园落户马场镇境内。旅游者不断、经商者颇多,文化教育逐渐走向兴旺。
百年历史:
明末清初,当地“曾、周”两大姓氏在此设场,便于周边村寨百姓集中赶场进行贸易。解放前,马场曾经是贵州四大名场之一。
清朝年间,镇上设有私塾。辛亥革命后,平坝顺应教育历史的变革,各地兴办学堂,陆续废除私塾,马场小学堂诞生。沿至民国六年(1917 年)马场小学堂改名为“东一区初级小学”,校址在财神庙。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后,更名为“平坝县立盐泉小学校”,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将县立盐泉女校合并一校,张绍书任校长,教职工27 人,有6个班级,在校学生110 人(当时全县只有二所女校:信泉女校在平坝、盐泉女校在马场)。
民国三十年(1941 年),平坝县拟订《平坝县三十年度推行国民教育办法》,学校更名为“盐合乡中心国民学校”。由于教师努力,学校成绩显著,民国三十一年、民国三十二年连续两届高年级毕业生参加全县会考,获得会考第一名,县政府依次授予“典德同勋”和“君子之争”两块木制金匾以资鼓励。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名为“平坝县马场小学”,校址在川祖庙(现马场中心小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乡镇所在地的小学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办学条件优越,在本乡镇取到积极引领的作用,公章上更名为“平坝县马场中心小学”。
2013 年4 月1 日,马场镇与原平坝县脱离划归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托管后学校更名为“贵安新区马场中心小学”,校训为“ 典德同勋、君子之争”。
学校办学理念
校训:“典德同勋,君子之争”
培养目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课程理念:“享受阅读,享受运动,享受探索”
校风:“自信、阳光、担当、涵养”
教风:“用心做事,爱心育人”
学风: “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一直以来都把教育教学放在首位,开足开齐课标课程,在教育教学不断探索、创新,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度挖掘学校校本课程,力争成为具有特色的一所百年老校。
学校现占地面积13965 平方米,建筑面积5521 平方米。
有壮观实用的教学楼,秀美玲珑的绿化带,高速互联的校园网;有学生食堂、餐厅、医务室;有约4650 平方米的活动场、4*200 米的环形跑道、两个标准的篮球场;信息技术教育室和实验室;有100 余米的文化长廊和休闲、阅读之凉亭。
校园内绿树成荫,充满文化气息,达到花草传情,文化育人的景象。现已成为一所功能基本齐全、设备基本完善的乡镇中心小学。
2022 年3 月,教师56 人、学生1052 人、22 个教学班,学校在职教师学历100%达标。是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并且团结协作、争先创优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作。学校获省级“示范性家长学校”,县、市级“先进单位”、“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个人教学成绩突出者分别受到省、市、县表彰。马场小学现以人文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的百年学校迈入新时代。
二、报名须知
招生范围:(招生服务范围)。
招生对象:服务范围内户籍年满6 周岁适龄儿童。
招生热线:13595017103(马场中心小学)
学校地址: 马场镇文化路
三、交通指南
马场镇文化路(贵广公路旁)
原创文章,作者:贵州点贵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gy/banshi/jiaoyu/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