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府发〔2023〕9号 云岩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岩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黔灵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云岩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云岩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7日(此件公开发布)云岩

各街道办事处、黔灵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云岩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岩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岩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黔府发〔2023〕12号)及落实市级人社部门相关工作要求、区委十届五次全会决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云岩区就业扩容提质,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现结合云岩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围绕《贵州省就业促进条例》和区委十届五次全会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议要求,通过加强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配合、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依法保障劳动权利、建立健全公共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等方式,全面促进云岩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二)基本原则

1.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的重要指示以及关于就业工作重要论述,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

2.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切实履行政府主体责任,积极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协调联动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3.认真分析在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创新创业作用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落实培训与就业挂钩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提质增效。

4.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年度化管理,确保按期实现预定目标。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筑3.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确保脱贫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具体任务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提升产业能级带动就业能力。坚持产业发展就业导向,强化政策协调联动,在制定重大政策时综合评估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的影响,把对就业量的带动和质的提升作为重要考量。结合区情推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与就业协同,聚力提升现代服务业产业能级,促进就业带动能力强、有利于求职者就地就近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提级发展,努力拓宽劳动者就业空间。

2.招商引企拓展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云岩区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整合和调动各种招商引企的资源和力量,在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的前提下,发挥重点区域、部门、产业、企业的作用,以引进大项目和有助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提高招商引企质量,扩大招商引企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展就业的容量。

3.助力企业增强就业吸纳力。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培育和扶持规上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合理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不同求职群体实现稳定就业。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稳岗扩岗。全面落实税收优惠、稳岗返还、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各项惠企稳岗纾困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倾斜支持。按规定执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稳岗扩岗。

(二)扶持重点群体就业

5.深入实施“筑人才强省会”留筑行动。强化包保责任制,深化访企拓岗,挖掘更多就业岗位。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落实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

6.扩大公共部门岗位规模。统筹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聘等政策性岗位,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拓宽青年群体就业渠道。

7.扩大国企招用规模。国有企业应履行社会职责,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制定出台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实施办法,落实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积极参与“国聘行动”,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8.加强就业见习政策执行力度。持续强化与科技、发改、工信、民政、商务、住建、国资、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确保各职能部门每年推荐行业内不少于5家优质单位参加青年就业见习计划,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更多就业见习机会。到2025年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2000个。

9.兜牢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保障网。行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应合理引导和激励辖区内各类用工单位,尽可能多地开发一些适合“4050”人员、残疾人、戒毒康复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性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尽量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各类用工单位,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落实好相应的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三)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10.支持和激励搭建创业平台。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大力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对于符合认定条件的孵化基地及时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对入驻基地的各类初创企业主动做好创业引领服务工作。

11.举办创业大赛强化示范引领。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充分结合产业特色、创业趋势,与各类高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以引领创业为导向每年组织1期创业大赛活动,吸引有创业意愿的社会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创业比赛,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引领和支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创业。

12.落实创业奖补政策。对于符合政策条件的创业者,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及时落实好创业贷款免除反担保和展期还款、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的申领工作。

13.支持和鼓励灵活就业。依托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拓展多元化多层次就业渠道,鼓励求职者通过快递、外卖、代驾、主播等新生业态实现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14.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加强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拓展优惠政策覆盖面,对于符合政策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落实好社保补贴。

(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15.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严格按照省市人社部门的要求,结合云岩区产业特色围绕大数据、家政、旅游等重点产业,实施“甲秀工匠”工程。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指导重点企业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开展新业态新职业培训;推广“证书直补”。

16.落实技能培训与就业挂钩机制。按照省市有关“先定岗、再定培”原则,开展培训前要征集真实有效的高质量就业岗位,鼓励企业与劳动者先签订上岗协议再组织开展培训,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建立健全培训与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提高就业率。

17.拓展培训渠道增强培训实效性。结合全区产业、行业发展走向及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培训资源,通过就业部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的方式,组织有求职意愿的各类群体参加由企业提供的“短平快”职业技能培训,并由企业与培训合格并有从业意愿的参训人员进行求职用人双向选择,实现有针对性地快速就业。

18.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工匠精神。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产业特色,与高职院校、技工院校、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每年组织1期职业技能比赛活动,吸引各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技能比赛,大力培育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五)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9.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五化”建设。以争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推进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智慧化、精准化、多元化、标准化”建设。

20.推动基本就业公共服务下沉。探索“人社+村居”“人社+社区”服务模式,争取到2024年底,乡镇(街道)、村(居)就业公共服务小站建设覆盖率达到100%。以“15分钟生活圈”为单位,大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精准、高效性能。

21.高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多形式、多渠道搭建好求职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服务平台,深挖就业岗位,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禁毒办、残联、妇联、团委、工会等职能部门高频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会。

22.加大劳务品牌企业建设力度。深度挖掘本辖区内具有鲜明地域标记、显著行业特征、带动就业规模大的企业,通过争取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打造成为省市级劳务品牌企业,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带动就业增长。

23. 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进乡镇(街道)零工驿站建设,依托就业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等机构,在3000人以上的城市社区、行政村建设零工服务小站,推进服务下沉。

24. 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按照省市人社部门的相关要求,建设好本区域内的就业指导专家队伍。结合本区实际,每年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指导、求职服务工作。

25. 加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确保失业登记服务全覆盖,落实“四级三类”服务机制,通过就业援助促进就业。统筹做好残疾人、戒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加强退役军人、妇女等就业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代缴。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帮助,对符合条件的纳入临时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6.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和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加强人社、工会、司法、法院等部门联动,构建多元化劳动争议调处格局。落实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措施,保障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依法查处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欺诈现象和就业歧视行为。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依法开展欠薪联合惩戒,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直有关部门、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履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相关责任。区人社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区就业部门要加强就业监测和形势分析研判,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区发改、财政部门要落实财税、金融、产业等相关政策,聚力支持就业创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实施重点项目立项、重大工程建设、招商引资时,应开展就业影响评估。

(二)加强资金保障

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结合就业状况和工作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区财政部门要在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就业创业资金,区人社部门要统筹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保障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宣传作用,重点加强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等的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推广工作推进情况、亮点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区上下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信息来源:https://www.yunyan.gov.cn/zwgk/zcwj/qzfwj/202402/t20240205_83785557.html

原创文章,作者:云岩区人民政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gy/zhengce/21248.html

Like (0)
云岩区人民政府的头像云岩区人民政府会员
Previous 2023年12月29日
Next 2023年12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