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府办函〔2022〕13号 云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岩区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黔灵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云岩区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云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7月

各街道办事处,黔灵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云岩区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云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岩区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短板弱项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云岩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补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以“硬约束”和“软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素养,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精准滴灌”转变,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和奋力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2年版)》标准要求,结合中央文明办2021年测评反馈问题、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模拟测评及市指挥部日常督查发现问题,紧盯薄弱环节,兼顾“点、面”问题,对短板弱项全面开展综合整治,改善提升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内容

综合整治内容主要包括“点”上痛点问题和“面”上痛点问题,“点”上痛点问题主要有空中缆线、墙面污损、野广告、道路路面、公共设施、乱搭乱建、垃圾分类收集、不文明养犬、电动自行车及市民对自身文化消费状况的评价等方面问题,“面”上痛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区(社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农贸市场、乡镇和行政村等区域。

(一)“点”上的痛点问题

1.空中缆线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公交车(地铁)、公交(地铁)车站、医院及周边、小区(社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商贸综合体和综合写字楼及周边、商场超市及周边、农贸市场及周边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宽带数据传输等空中架设的缆线以及附着在建(构)筑物上的凌乱、垂落、废弃缆线(杆),破损或有碍观瞻的光缆交接箱、强弱电箱,及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杆线下地。具备下地条件的,在保证管线安全、开挖安全的前提下,铺设下地迁改。规整捆套。对短期内暂不具备下地条件的缆线,采取规整、捆扎、扣盒等方式实施整治。拆(剪)除。对停用、废弃的各类缆线(杆)实施拆(剪)除,拆除完的杆洞立即进行修复,做到与周边平齐一致。对破损、有碍观瞻的光缆交接箱、强弱电箱进行更新,对老旧的箱体进行统一补色,做到与周边风貌相统一。

牵头领导:祖章能  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文广旅游局,各街道(镇)

2.墙面污损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公交车(地铁)、公交(地铁)车站、医院及周边、小区(社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商贸综合体和综合写字楼及周边、商场超市及周边、农贸市场及周边建筑物外立面大面积脏污、积灰积尘,装饰材料、保温层和墙漆开裂脱落,依附于建(构)筑物的玻璃幕墙、展板等存在脏污、破损、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对建筑物外立面及建(构)筑物的玻璃幕墙、展板有明显污迹,表面残损、脱落或者装饰材料剥落,存在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现象的,及时进行清洗、粉刷或修补、翻新;对建(构)筑物及依附于建(构)筑物的不安全、不牢固或破损的玻璃幕墙、展板等,及时拆除更换。已实施物业服务管理且归集维修资金的,按照相关规定,由住建部门牵头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并同意后及时整治。未实施物业服务管理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牵头属地街道(镇)、社区居(村)委会征求业主意见同意后及时进行整治。确保建筑物外立面及建(构)筑物保持完好整洁,无明显污迹,无残损、脱落、严重变色等,风格与建筑物整体相协调。

牵头领导:郭 松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3.野广告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全区范围内市政公共设施、公交站牌、人行道路面、建筑立面上喷涂和张贴、悬挂的以办证、中介、贷款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野广告进行清理;对沿街门面、小区(社区)、居民楼墙面、楼体外侧、楼道等公共场所随意张贴、喷涂各类野广告进行清理;对城乡周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墙体广告、影响市容的灯箱条幅、公路控制区内的招牌广告,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的广告牌、指示牌及喷涂等进行清除。

整治措施:对各类野广告进行全面清除,禁止采取局部涂料覆盖造成二次污染的方式,将野广告清洗覆盖纳入一体化大环卫和物业保洁范畴。统一规划,在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院落设立公益宣传栏,引导开锁公司、家政服务、房屋租赁、下水道疏通等便民、利民行业有序张贴。对散发卡片、传单式小广告、情色小卡片,各类借贷、招商、招工、招聘、招生以及降价促销、提供家政服务、中介服务、售房、出租、转让、求租求购等商业类的野广告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牵头领导:林 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环卫站、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4.道路路面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小区(社区)、街道(镇)及行政村沿线道路路面硬化不到位,排水设施不完善,有明显坑洼不平和路面积水;人行步道、盲道不连续通畅、铺装不平整,地砖松动缺失、泥土裸露;窨井盖缺失、破损变形、松动错位;道路交通护栏、隔离墩空缺、损坏、移位;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设置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对未硬化道路实施硬化,完善排水设施,对坑洼积水路面进行填补;对设置不规范的无障碍通道,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相关标准进行整改;对人行步道不连续通畅、铺装不平整、地砖松动缺失、泥土裸露的进行重新铺装;对交通护栏、隔离墩有空缺、损坏、移位的进行拆除、更换或重新摆放,确保外观完整、干净整洁;对存在破损、下沉、松动的窨井盖进行维修加固,对缺失的窨井盖及时按相关标准补装,确保窨井盖完好率≥98%;对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科学调整布局交通信号灯,清除褪色、错误交通标识,对一些不清晰不合理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重新科学设置施划。

牵头领导:林 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市政所,各街道(镇)

5.公共设施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小区(社区)陈旧破损电箱、水箱、消防栓进行整治;对公园、广场、街道(镇)、小区(社区)、行政村等存在外观不洁、表面锈蚀、损坏或严重磨损等影响正常使用的健身设施器材进行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照明设施损坏、断亮等问题进行整治;对室外公厕隔板、墙面、洗手台、照明设施、水龙头、脚踏等老化破损设施进行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社区)缺失、脱落、破损的道牙、树池、花坛进行整治,对黄土裸露的绿化带、花坛进行绿植补种。

整治措施:按照“产权归谁,责任归谁”的原则,各责任单位对已建的公共设施全面排查维护,对破损脏污的公共设施及时进行修理、粉刷,对缺失的公共设施及时补充完善,确保各类点位有符合标准的配套设施,且安全正常运行,确保主干道路灯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8%,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路灯亮灯率达到96%。

牵头领导:林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文广旅游局、区市政所、区环卫站,各街道(镇)

6.乱搭乱建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公交车(地铁)、公交(地铁)车站、医院及周边、小区(社区)、城乡接合部、城市商贸综合体和综合写字楼及周边、商场超市及周边、农贸市场及周边乱搭乱建的钢棚、木棚、晴雨棚及其他违章搭建物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强化巡查整改,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依法拆除,重点针对妨碍消防通道、侵占公共区域的乱搭乱建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强化对乱搭乱建存在安全隐患的宣传教育,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畅通举报渠道,发动市民互相监督,早发现、早制止。2022年完成拆除违法建筑40万平方米的任务。

牵头领导:林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各大队,各街道(镇)

7.垃圾分类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垃圾桶未分类设置、摆放不规范,垃圾桶脏污、破损、未加盖或无分类标志、分类标识破损脱落,垃圾清运不及时、分类收集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深入贯彻落实《贵阳贵安聚焦“五个环节”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规范垃圾分类投放设施,2022年配合市级建设3座生活垃圾转运分类分拣中心;重点加强对沿街摆放的生活垃圾收集桶、餐厨垃圾收集桶的管理,确保垃圾分类设施标识标志准确、完整、干净,方便市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加强对沿街商铺、餐饮店垃圾分类投放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加强垃圾清运精细化管理,确保垃圾设施周边无满溢、无异味、无污迹,保障日常垃圾日产日清、密封清运、车走地净。

牵头领导:林 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直相关部门、区环卫站,各街道(镇)

8.不文明养犬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遛犬不束犬绳、携犬进入禁止犬类进入的区域、违规饲养烈性犬、养犬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及违反《贵州省城市养犬管理规定》《贵阳市城镇养犬规定》有关规定的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加大犬牌办理,进一步推行犬只强制免疫和犬证办理。开设不文明养犬投诉举报渠道,针对遛狗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犬粪、犬只扰民、伤人、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等问题的举报、投诉,加强违法查处力度。集中整治一批“犬患”问题突出的小区(社区)、路段、公共场所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教育引导、依法处罚一批屡次违反养犬规定、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养犬人,进一步夯实前期取得的文明养犬成效。抓好无主犬只和执法部门移交犬只的收容处置。

牵头领导:林超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镇)

9.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小区(社区)未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及乱停乱放、驾乘人员不戴头盔、超载行驶、抢道行驶、逆向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加大路面整治力度,依法严查严管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无牌无证、违法载人、不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等违法交通行为。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源头监管,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源头登记、发放号牌。交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规范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落实登记上牌管理、驾乘人员戴安全头盔、按规定区域行驶、停放等相关工作。合理划定停车区域,引导市民在规定区域停车,规范停车秩序。

牵头领导:林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街道(镇)

10.文化消费状况评价提升

整治内容:重点改善市民对自身文化消费状况评价偏低的现状,提升市民对文化消费概念的认知。

整治措施:将文化消费纳入公益广告宣传内容,精心设计一批公益广告进行广泛投放,提升市民对文化消费概念的知晓率。加强入户走访及问卷调查,统筹各级各部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建设,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推动文化消费场所服务管理提升,促使市民愿意消费。

牵头领导:蔡佳丽  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游局、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二)“面”上的痛点问题

11.小区(社区)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小区(社区)宣传氛围不足,卫生保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小区道路,线缆乱拉乱设、飞线充电,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绿化带被占用,商户占道经营,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无门禁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消防设施或相关设施老旧破损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在小区(社区)显著位置展示统一规划设计的公益广告,数量不少于3处。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年度提升改造任务,与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项目捆绑,全面推动小区(社区)进行整体综合改造。落实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属地管理责任,鼓励推广业主自治管理模式,新建小区和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建立健全小区(社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交通秩序维护、环保巡查执法、房屋安全排查、消防安全等管理机制,并将其列入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着力解决小区楼道乱堆杂物、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公用设施老化、安防设施缺失破损、路面坑洼积水、排水沟渠堵塞、绿植带裸露、占道经营等问题,打造一批示范小区。挖掘小区(社区)内停车资源,在不妨碍交通秩序、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科学施划小区内临时停车位。

牵头领导:郭松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民政局、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道(镇)

12.背街小巷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背街小巷乱搭乱建,商铺延伸经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道路整体不清洁,路面未呈本色,人行道、路缘石、交通护栏、隔离墩、绿化隔离带未保持干净,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设施不干净,周围有垃圾污水污迹、明显异味,环境卫生不干净整洁,垃圾清运不及时,不文明养宠,杂物乱堆放,车辆乱停乱放,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建筑物外立面破损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加快推进110条背街小巷年度改造任务,建立健全管理维护机制,确保改造完成后落实长效管理。强化环卫保洁,将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纳入市场化保洁范围,规范设置沿街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整治乱停乱放,依法处罚不按规定随意停放车辆行为,设置明确的停车标志标线,规范车辆通行和停放秩序。清理占道经营,取缔流动占道经营摊贩、非法洗车点,规范早餐车管理,加强门面延伸占道的清理及处罚力度,严禁延伸占道行为。规范夜市摊区,坚决取缔沿街违法占道夜市摊点,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占道商户入室经营。今年全区要打造30条精品示范街巷。

牵头领导:林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市政所、区环卫站,各街道(镇)

13.主次干道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主次干道环境卫生不干净整洁,垃圾清运不及时,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电动自行车未登记上牌、驾乘人员未戴安全头盔,经营性公共场所未规范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未落实,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机动车、非机动车未规范停放、占用绿化带、影响行人通行,人行道路口、出入口未设有缘石坡道,分类垃圾桶设置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推进全区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率,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加大市场化环卫作业公司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门前三包”管理力度,确保“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100%,全面推行推广二维码管理“门前三包”经验。对沿街摆卖、违规占道摊点及店外经营行为清理取缔,对集中成片、影响市容的摊点进行规范疏导,并严格控制反弹。加强文明引导。组织志愿者深入主次干道及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对主次干道两侧机动车、非机动车违法占用人行道、盲道停放,违反禁令标志通行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治理。全面排查主次干道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强化日常管理维护,对车行道、人行道等市政设施缺失、破损等进行全面修补。

牵头领导:林超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委宣传部,各街道(镇)

14.农贸市场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保洁不到位,污水横流,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车辆乱停乱放,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售卖活禽,无照经营、证照过期、未亮证经营,未落实蔬菜检测制度,未上墙公示索证索票制度,未对马路市场、流动商贩规范化治理,柜台、摊位摆放不整齐,商户出摊经营,熟食摊区“三防”设施使用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制定《云岩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一二三四”系统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一场一策”原则,加快推进17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年度任务,改善硬件环境。强化市场管理的主体责任,健全准入退出机制,严查制度建设、信息公示情况,清理三无、变质、过期食品,实施农产品每日农残检测,督促熟食摊区规范使用“三防”设施。加强部门、街镇联动,强化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对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的规范化治理、合理化疏导,整治活禽售卖、车辆乱停乱放。整顿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落实常态保洁制度,完善市场及周边垃圾收集(转运)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设备,清理卫生死角、暴露垃圾、污水横流等环境卫生问题。

牵头领导:蔡佳丽  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各街道(镇)

15.乡镇和行政村综合整治

整治内容:重点对黔灵镇、行政村所在地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乱丢乱倒垃圾,垃圾未分类收集,建成区到街镇、行政村的公路(河道)沿线环境脏乱、道路坑洼、面源污染,乱张贴小广告,车辆未划线停放,不文明养犬,公益广告破损,空中缆线乱拉乱设等问题进行整治。

整治措施: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加强进出黔灵镇道路沿线、黔灵镇周边及各行政村周边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面清理积存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全面清理张贴、喷涂的各种非法小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等。建立日常卫生保洁制度,落实全域卫生保洁,合理配备分类垃圾桶、垃圾运输车辆,垃圾日产日清、及时运输。整治乱堆乱扔,广泛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归整,引导群众保持生产生活物品有序堆放。科学合理推进农村区域停车管理,按照“非禁既允”的原则,在禁止停车路段完善禁停标志、加强管理,在非禁止停车路段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规范停车秩序。对辖区破损公益广告进行集中排查,及时拆除更换破旧、褪色、过时公益广告,并适时增加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牵头领导:陈先红  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宣传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市交管局云岩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文广旅游局,各街道(镇)

三、工作步骤

(一)摸底排查阶段(6月22日前)。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区巩文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边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建立督查台账和整改台账,边启动攻坚整治。

(二)集中攻坚阶段(6月23日—7月31日)。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2年版)》和《贵阳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实地考察工作手册》要求,逐项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区巩文指挥部通过推进会、调度会、实地暗访督查等形式进行阶段性工作调度指挥,同时对问题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新问题及时补录入账,整改完毕的问题及时验收销号,确保7月31日之前完成全部问题整改。

(三)巩固提升阶段(8月1日以后)。通过集中攻坚,解决一批问题的同时,建立健全全区短板弱项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明确专门人员定期对整改后的问题进行巡查、管理,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效再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区领导分别牵头,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准把握短板弱项,主动担责、认真履职、积极谋划,制定本部门本单位专项整治提升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二)强化督查考核。区巩文指挥部要联合区督办督查局加大对区直部门、各街道(镇)的督查考核力度,对工作落实有力、推进迅速、整治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彰;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推进不力、效果不佳,在中央文明办年度复查测评或全省“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年度考核中丢分失分严重,影响市、区考核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程序严肃追责问责。

(三)强化协调联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形成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区直相关部门负责统筹、督查、指导本系统、本行业短板弱项问题的综合整治工作,各街道(镇)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负责统筹协调属地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涉及多部门职权交叉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主动联系,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工作,杜绝出现管理空白和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四)强化问责问效。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行政问责。切实抓好短板弱项问题的综合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实效”“时效”双突出的工作机制,坚持原则、真抓真改,做到问题出在哪里,责任就追究到哪里。对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落实不得力、工作效能不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五)强化要素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健全完善政策、资金、人员、技术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各类新建、改建、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心系人民、作风过硬的要求,充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量,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六)强化宣传引导。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户外广告牌、LED 屏、建筑围挡、公交车体、楼宇视频等社会媒介刊播刊载公益广告,设计制作、管理维护好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区委宣传部要持续借助各类新闻媒体等平台载体,加大云岩区综合整治宣传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组织实施入户宣传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信息来源:https://www.yunyan.gov.cn/zwgk/zcwj/qzfbwj/202210/t20221028_82679514.html

原创文章,作者:云岩区人民政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gy/zhengce/21503.html

Like (0)
云岩区人民政府的头像云岩区人民政府会员
Previous 2022年7月15日
Next 2022年7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