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岩区品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各社区服务中心、黔灵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平台公司:
《云岩区品牌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云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20日
云岩区品牌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贵阳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我去产业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落实《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以“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为总揽,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巩固两率先三建成”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强化“品致良知,质求卓越”城市质量精神,健全机制,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品牌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努力打造云岩区自己的产品品牌,以品牌建设助推贵阳经济转型发展。
二、主要目标
“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为先导,健全名牌培育制度体系,提升名牌资源整合能力及利用效能,大力培育一批符合贵阳产业方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园区,提高贵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市场竞争力。以“品致良知,质求卓越”城市质量精神引领名牌战略实施,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贵阳城市品牌。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企业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加强品牌建设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为企业质量建设和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坚持需求导向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围绕消费需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品牌。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科技转化水平。
(三)坚持供给改革与质量提升相结合。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培育自主品牌,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推动产业特别是消费品质量水平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质量兴企、以质取胜道路。
四、主要领域
围绕云岩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一)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制造业名牌
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推进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业、医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维(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引领制造业名牌做大做强,努力提升品牌能级,在新能源、新材料、端产品、军民融合领域努力培育新兴工业名牌,打造一批特色品牌企业。
(二)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名牌
积极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促进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升级。鼓励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为主转变,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提升等策略举措推动商业零售、物业服务、城市交通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挖掘服务业名牌种子,孕育一批支撑和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色鲜明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和知名服务品牌。
(三)打造大健康产业品牌发展之路
抓住贵阳全力实施千亿级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市场化、融合化、高新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培育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药食材等产业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发展能级。通过深入实施企业“巨人计划”和推动战略大品种培育工作,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围绕产业发展热点趋势及市场需要加快化学药、中医药品种、苗药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和培育,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发展贵阳中药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资源优势,走出云岩大健康产业品牌立药的创新发展之路。
(四)提升特色食品产业品牌附加值
围绕贵州特色及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推进特色食品产业规模化、系列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鼓励乡下妹等已有知名品牌及社会资本积极推进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产能,加强营养与保健等领域新产品开发、包装设计、营销创新,提升特色食品的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上规模、有市场的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品牌。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名牌
围绕“服务城市、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培育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品牌。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以都市农业为龙头,围绕创意农业、健康养生、休闲观光、庄园经济、现代加工业、绿色有机农产品、高档花木、农业电商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保障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贵阳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业服务品牌。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品牌创建和发展战略
健全云岩区品牌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体系。立足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重点产业,建设发展企业产品名牌、现代服务业名牌、生态旅游品牌、农产业品牌,加强重点产业和名牌企业的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创建特色区域品牌、品牌园区、品牌示范区。构建形成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相互映衬、相互支撑的价值传导与作用体系。构建“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协作机制。发挥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和品牌管理体系,开展质量标杆、质量诊断、质量培训、品牌培育等活动。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开发、培育和应用专利、名牌、商标版权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创建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在品牌创建、品牌示范带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质量建设等方面探索推进主导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二)完善品牌管理与监督机制
加强品牌产品与服务的跟踪监督。组织相关部门组织,完善针对名牌产品和服务的年度监督检查与日常巡查跟踪机制,切实维护品牌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名牌的监督跟踪信息与非名牌的质量、技术等方面竞争表现的比较分析,建立品牌战略实施绩效定期(年度)评估制度,持续性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状况、品牌促进服务和激励成效的评估和改进。健全企业质量信用管理机制。在名牌战略推进框架下,建立名牌企业质量征信制度,并作为名牌评定及复评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企业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作用,严格质量失信行为的多部门联合惩戒;鼓励企业积极发布质量信用报告,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开;积极提供贵阳名牌门户及媒体网络渠道,广泛公开企业的质量信息和品牌信息,树立品牌的权威性和社会认知度。
(三)提升名牌培育与创建能级
建立健全名牌梯队培育机制。在当前名牌战略成效的基础上,巩固名牌“存量”,加强“增量”培育,建立可持续的名牌培育机制。在名牌“存量”方面,鼓励名牌企业争创更高水平的品牌荣誉,包括贵州名牌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省长质量奖、中国质量奖等;在名牌“增量”方面,围绕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现代产业体系,遴选行业前列企业及核心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不含已认定名牌),加强技术、服务支撑和政策宣导,创新名牌培育方法和手段,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产品以及现代服务业名牌,推动名牌战略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培育“互联网+”服务品牌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方面培育金融服务品牌,探索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品牌和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信息、电子商务、金融及现代物流服务等领域“互联网+”服务品牌的质量与标准建设,推动行业发展的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五)切实优化品牌成长发展环境
健全质量与品牌发展的市场机制。在品牌建设和发展战略体系框架下,推出名牌产品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支持促进机制,通过产品和服务名牌的政府认定和推广,提升企业品牌的市场形象。加大品牌保护,在国家法制基础上制定打击假冒伪劣、品牌侵权的地方法规,探索建立包含标准、文献、高技术设备、行业交流等知识共享的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促进品牌建设与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完善,依法严厉及时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强化品牌商标注册与保护管理制度,鼓励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机遇注册海外商标,加快“品牌走出去”步伐,政企联合建立海外商标品牌预警和危机管理机制,帮助贵阳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造规范有效、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及名牌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贵阳名牌的社会认知,营造促进品牌培育、成长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3.15”、“质量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贵阳名牌,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各类博览会、会展交流契机,将贵阳名牌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定期表彰一批质量长期稳定、技术标准水平领先、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满意、信誉度高的名牌企业,树立贵阳品牌标杆,增强全社会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品牌建设及带动示范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壮大的社会环境。
(六)优化品牌发展激励政策体系
梳理政策,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品牌发展的激励政策体系。增加奖励扶持范围,吸引行业中介组织参与贵阳品牌的培育、推荐和推广。加大扶持引导企业创建品牌、发展品牌,将名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政府招采购、重点项目建设中优先采购同质同价本地产品与服务,对纳入“百千万”工程及品牌培育计划的企业在人才引进、财政税收、项目申请、融资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六、保障措施
要实现“十三五”期间名牌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保障举措,进一步提高统筹调控能力,集聚力量推进规划落实。
(一)强化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强化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对本规划实施的统筹、组织和监督考核的职能作用。明确规划推进的相关部门及其责任分工,推动部门间相互配合,协作联动;做好对规划中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加强过程检查、监督与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和完成质量。
(二)加强品牌战略经费保障
健全名牌战略推进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规划组织落实、名牌企业、著名商标企业等品牌创建发展工作和成果的财政、税收支持。整合经费资源,研究设置云岩区品牌战略专项资金,制定“推进品牌经济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广泛支持品牌标准、价值评估、品牌数据库、品牌咨询等品牌公共服务活动以及品牌孵化、品牌推广营销、老字号品牌盘活、品牌商标保护等企业品牌活动,通过项目化运作激励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第三方机构积极投身于贵阳品牌的培育与发展进程。
(三)严格品牌形象保护
在推动名牌建设和激励的同时,加强名牌监管,不仅监督企业重视名牌荣誉,防止企业自我退化导致品牌价值和声誉流失;更要从严查处假冒名牌案件,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维权意识,为企业保护、维护自身品牌提供支持。提高消费者自行防范假劣品牌意识、能力,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
(四)扩大战略规划推进宣传
大力开展名牌工作及规划年度实施进程、成效的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展示贵阳品牌战略的实施成效,推动“品致良知,质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培育全社会的质量与品牌文化,营造全社会“育名牌、帮名牌、爱名牌、用名牌”的良好氛围。
信息来源:https://www.yunyan.gov.cn/zwgk/zcwj/qzfbwj/201710/t20171023_82679222.html
原创文章,作者:云岩区政府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z.gy/zhengce/21638.html